-
老人夜夜砸门,楼上却没人
70岁就能“合法”扰民?湖南常德真实案例撕开遮羞布
女业主林静耗尽积蓄买下学区房,却夜夜被70岁邻居刘爷爷砸门。老人坚称楼上孩子骑玩具车、穿胶鞋跑,可林静家隔了一层,孩子根本没这习惯。更离谱,全家外出旅行,老人仍说“听见噪音”,敲门声不停。
林静送水果、找物业、报警,民警无奈:70岁以上不执行拘留。老人子女一句“管不了”,把矛盾甩回给她。孩子被吓哭,房贷压身,她连搬家的退路都没有。
噪音到底有没有?检测公司夜间实测:卧室仅28分贝,低于国标。医生推测,老人高频听力衰退,低频敏感,可能把电梯声、水管共振当成楼上动静。认知偏差叠加固执,变成无解骚扰。
法律没失灵,只是常被“年龄”挡路。治安管理处罚照样可警告、罚款;民法典明确相邻权,子女有赡养+监护双重义务。杭州已有判例:子女放任老人扰邻,被判连带赔偿。
破局不靠忍,也不靠吵。三步走:1. 请有资质机构做噪音公证;2. 协调子女带老人做听力、认知评估;3. 调解不成直接起诉,申请保护令禁止靠近。证据、医疗、法律,三把钥匙一起拧,门就开了。
底线很简单:年纪大不是通行证,权利与责任永远对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