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报记者 彭进军 通讯员 杨昊翰 高秋凤 文/图 7月25日,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创新开展的“阳光农场”项目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课。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陪同下,3名特殊儿童走进万达广场,将亲手种植的有机蔬菜进行爱心义卖,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锻炼沟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几位“小掌柜”开始售卖蔬菜
活动现场,孩子们化身“小小售货员”,有条不紊地布置摊位、调试话筒,用稚嫩却真诚的声音向过往市民推介:“这是我们自己种的绿色蔬菜,只要2元一份。”新鲜水灵的蔬菜和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购买,现场洋溢着温暖的气氛。
次日,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用义卖所得购买了矿泉水等消暑物资,前往武陵区部分街道慰问环卫工人。“叔叔阿姨辛苦了。”孩子们将一份份清凉物资送到环卫工人手中,用行动传递感恩与关爱。活动结束分享会上,有小朋友主动说“参加活动后感觉挣钱很辛苦,原来大人真的不容易”。

孩子们将售卖所得购买矿泉水送给环卫工人
据了解,“阳光农场”是市福利院重点打造的自然疗愈特色项目。该项目通过“劳动实践+园艺治疗+社会融合”的创新模式,让孩子们在播种、照料、收获的过程中掌握生活技能,培养责任意识;在与植物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情感慰藉;在参与义卖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20余场,成为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平台。

孩子们与大人一起留下回忆瞬间
此次义卖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更搭建起一座连接福利院儿童与社会大众的爱心桥梁,让特殊儿童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也为市民了解、关爱特殊群体创造了契机。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