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7月26日至27日,鹤城区好种子志愿服务中心联合常德小记者团在鹤城区和安江镇开展“寻稻源·传薪火”主题研学活动,旨在通过青少年视角解码7800年高庙农耕文明与袁隆平科学家精神,为旅发大会预热注入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紧扣大会“锦绣潇湘·神韵雪峰”主题,设计“三重视频任务”——非遗解说、袁隆平金句录制、稻作微纪录片创作,让常德小记者团在五溪非遗园蓝染工坊、安江农校试验田等场景中,完成从文化观察到传播实践的闭环。
在五溪非遗园,侗族银饰、沅州石雕、会同木雕、雕花蜜饯、竹编技艺、芷江白蜡、合拢宴等众多非遗项目借助先进技术手段,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怀化非遗的厚重底蕴,让人身临其境。

(活动现场)
讲解员带领小记者团深度体验了“非遗+交互”的沉浸式体验,感受了五溪大地的历史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电子织布机”亲手编织流光侗锦、用“电子泥巴”捏制土陶罐、在体感空间参与一场“赛博龙舟”竞技…… 大家感受了AR、全息投影、裸眼3D等科技为非遗带来的传承赋能。
在印染体验馆,传承人向小记者团深入讲解了千年蓝靛印染技艺的精髓。随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亲自动手尝试印染,大家还录制非遗短视频。
好种子服务中心指导老师唐欣怡表示,通过‘怀化牵手常德’的沉浸式体验,让非遗从展柜走进生活,这正是旅发大会倡导的“可带走的记忆”。 未来,五溪非遗园将持续发挥平台效能,推动非遗技艺依托国际陆港走向世界,为湖南非遗保护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宋丹 栗若水)
举报
